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新華財經 分析師于春春
“新變局·鏈未來——聚焦十四五 解碼雙循環”論壇于13日在廣州舉辦。中國銀行前副行長、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主席張燕玲在論壇上發表題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產業鏈升級與金融創新》的主旨演講時指出,助力“雙循環”良性互動,要聚焦產業鏈升級及金融創新,不斷提升治理能力。
圖為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主席張燕玲在論壇上發表演講
國內大循環是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態是改革再出發,創新發展是關鍵。張燕玲認為,這里的創新是顛覆式的,以改革促發展、增效益,提升內涵、超越自我。她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需從三個方面努力。一是要找到現在的短板,知道“卡脖子”的問題在哪里,謀劃補上供應鏈的短板,這是前提。二是要重視產業鏈向廣度、深度發展。三是優化價值鏈。要打造最有競爭力的價值洼地,降低資產負債比例,收益穩定提高,減少帶息負債。
我國如何更好的參與國際大循環?“要以高質量、高標準參與國際大循環,注重引資補鏈,這也是中國維護全球供應鏈、對世界負責任的體現。”張燕玲說,參與國際大循環可以更好的抓住補鏈、擴鏈、優鏈機遇。
在金融創新方面,“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張燕玲強調,數字金融不能脫離實體經濟。“這一輪全球數字貨幣的興起,對我國是一個極好的機遇,可以發揮無限的想象力。”
本次“新變局·鏈未來——聚焦十四五 解碼雙循環”論壇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雪松控股集團作為主辦單位,雪松國際信托作為承辦單位共同舉辦。本次論壇邀請企業、金融機構代表及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十四五”規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背景,聚焦微觀市場,分享前沿觀點,參與圓桌討論,探討如何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開展金融創新,推動產業鏈升級,打造數字金融新生態,促進各類資源合理規劃、高效配置和最大化利用,為助力中國“內循環”與全球“外循環”良性互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