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繼奧迪在華創立兩家合資公司后,中國一汽董事會、奧迪管理董事會、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在北京和長春舉行網上簽約儀式,正式宣布一汽奧迪PPE新能源公司正式落戶長春,因外資持有60%,項目命名為“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
與奧迪此前兩家在華合資公司不同的是,在新合資公司奧迪及大眾汽車集團將持有PPE新合資公司60%,一汽集團持有40%的股份,意味著公司主導權將為奧迪及大眾集團。
這也使得奧迪實現在華第一家控股合資公司成立,成為繼寶馬以75%的股比控股華晨寶馬,及大眾中國以75%控股江淮大眾后的第三家外方控股的豪華品牌合資車企。由于新合資公司已由德方控股,后期公司命名方式或以“奧迪一汽”、“奧迪(長春)”等命名方式。
在整車合資合作項目中,奧迪在華的另兩家合資公司中擁有的股份,分別是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和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其中,德國奧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中持股10%,在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中持股1%,相對較少。
從1996年第一輛奧迪200轎車在一汽-大眾總裝車間下線至今,奧迪與一汽的合作已有24年。但在2016年1月,上汽集團和奧迪品牌則在大眾汽車的總部沃爾夫斯堡簽署了合作協議,將成立上汽奧迪,這一情況當時引發了一汽奧迪經銷商的強烈不滿。對此,在2017年1月,奧迪便與一汽集團在長春正式簽署《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并在去年10月,雙方正式簽署《奧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諒解備忘錄》,宣布雙方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
計劃約定將在未來十年繼續深化現有領域合作的基礎上,同時廣泛地在全新領域開展合作,包括繼續擴大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產品線,從而覆蓋豪華品牌最重要的六大細分市場,新能源車型及其相關的服務領域將成為今后合作中新的重點。如今雙方建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也是雙方深化合作的舉措。
據了解,這家新能源合資公司將生產基于奧迪與保時捷共同開發的PPE平臺(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的純電動汽車,這也將是奧迪未來最重要的車型平臺之一,首款國產車型計劃于2024年投產。而且PPE平臺產品將由一汽-大眾全資子公司,一汽奧迪銷售公司進行銷售。
此外,PPE平臺將主要用于中大型和全尺寸豪華電動車型,車身長寬均可調整,并且可使用不同尺寸的電池組;標配車型電機為后置,同時可加裝前軸電機以構成全時四驅,并適配空氣懸架、后輪轉向等功能。
根據奧迪電動化車型的項目,奧迪已攜手中國一汽本土化生產包括奧迪e-tron國產版、奧迪Q2L e-tron及奧迪A6L TFSI e在內的新能源車。至2021年,奧迪將攜手中國一汽打造本土化車型拓展至12款。至2024年,奧迪將攜手中國一汽開始投產首款基于PPE平臺的電動化車型。到2025年,奧迪計劃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至總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事實上,此次新的合資公司成立,與一汽奧迪以及上汽奧迪成立的不同是為了一個共贏的結果。在保持中國一汽能在一汽-大眾中繼續持有60%的股,奧迪也能通過新的合資公司獲得60%的控股權,實現共同發展。
數據顯示,奧迪目前已經在中國市場交付了近700萬輛汽車。2020年,奧迪在華累計銷售726,288輛汽車,創造了奧迪進入中國市場30多年來的新高。